close
brain chips
腦晶片用途甚廣,而在移植過程中,大腦對晶片若產生排斥,就會對病患造成危險,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,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近期就研發出一種經過一段時間後,就能在病患腦中自動分解的晶片,未來將大大降低病患對晶片的排斥機率。
經統計,全球有將進 50 萬人在大腦中植入晶片。其中,有些人為了想改善聽力裝上人工耳蝸,另一部分的人則因為有阿茲海默症、帕金森氏症等症狀,並透過大腦中的晶片,利用電極將電子脈衝波傳送到大腦,減緩病情發作,有些人則是需要在大腦安裝晶片監測身體狀況。大腦晶片都為這些人都來更美好的生活,但科學家與醫生也都很擔心安裝後,會產生排斥的副作用。
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學者近期打造了一個比鉛筆筆尖還小的晶片,成分主要是由矽氧樹脂(silicon)和聚乳酸-羟基乙酸共聚物(PLGA)所組成,而因為此晶片有這些精密的成分,讓它能夠具備傳輸資料的功能,像是一些生命數據─顱內壓和大腦溫度,在植入幾天後,因為接觸到大腦中的有機物質,此晶片更會自動分解,避免人體免疫系統在這段期間開始運作。
目前此晶片已在老鼠的大腦中成功的分解,研究學者正計劃開始嘗試人體試驗,希望未來能幫助腦部受到重創的病患在手術時,監控他的顱內壓,以免造成日後不堪設想的後果。
而因其不對病患造成健康方面傷害的特性,此枚晶片的用途將來也不設限,不僅能拿來用在監控大腦的活動,提供醫生有效的生命數據外,也將可能用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上。在未來,在各部位植入監測器布再僅限於醫療上的特殊情況才使用,而更有可能在許多大大小小的醫療手術中出現。

相關連結

文章來源:  TechNews科技新報   http://technews.tw/2016/01/20/brain-chips-dissolve/

arrow
arrow

    norree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