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lickr Shinya Suzuki
今年諾貝爾獎於 5 日揭曉,首先揭曉的是生理學與醫學獎,由三位年逾八十的愛爾蘭、日本和中國醫學家,因發明對抗蛔蟲引起的寄生蟲疾病和瘧疾的革命性新療法,造福全球數億人而獲獎。《國家地理雜誌》在這個諾貝爾黃金週的光輝下,羅列十大諾貝爾遺珠之憾,讓讀者了解過去一百年還有哪些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。
首先是網路。國家地理雜誌部落客 Virginia Hughes 選擇網路的理由是,「當我 google『魔鬼沾』、『暗物質』和『胚胎幹細胞』,突然發現,還有什麼比讓我了解這些重要發明的網路還要更值得獲得諾貝爾獎?」。
他說,網路最早起源於美國聯邦政府的電腦通訊網路,但英國電腦科學家提姆·柏納-李 (Tim Berners-Lee) 應該領這個獎,在 1989 年提出 World Wide Web 概念並於 1990 年建立第一個網站,20 年來網路造就了全球各地革命性力量,並顛覆了各行各業。
再來是人類基因組。國家地理雜誌科學執行編輯 Jamie Shreeve 認為,早在 2001 年第一次完成人類基因組的六年前,美國生物學家與企業家克萊格·凡特 (Craig Venter) 的人類基因定序以及組合技術,稱為霰彈定序法,結合起來可以讀出整個自由活生物體的代碼,細菌流感嗜血桿菌 (Haemophilus influenzae)。
這種方法成為後來讀取各種生物體基因代碼的重要方式。雖然基因工程不是什麼發現或發明,但如同人類基因計畫科學家所言,「從事基因科學,你不需要得諾貝爾獎就能激發人們的興趣。」
國家地理雜誌專欄作家 Timothy Ferris 則認為諾貝爾獎應該頒給霍金 (Stephen Hawking)。1970 年霍金帶著一個想法入眠,他稱為「銷魂的一刻」,就是黑洞。他認為大家原本認知幾乎是不朽的黑洞,會慢慢喪失質量,最終蒸發,並產生一瞬間的伽瑪射線。
黑洞死亡論最大問題是沒有辦法證實,因為黑洞的壽命太長了。但是霍金的黑洞研究已經成為理論物理的堅實基礎,結合相對論與量子力學,激發資訊理論的進步。
國家地理雜誌線上科學編輯 Erika Engelhaupt 認為發明元素周期表的是遺珠之憾。他說,周期表揭露的是質子、中子和電子在一切物質中心的基本規律。其排列整齊的行列已預測許多未知元素,甚至其屬性,世界上第一個周期表是在 1869 年由俄國科學家 Dmitri Mendeleev 所製作,諾貝爾獎是 1901 年才開始頒發。雖然他在 1905 年與 1906 年兩次被提名,但都沒有獲獎,理由是周期表已眾所皆知。
國家地理雜誌科學作家 Dan Vergano 認為發明燈泡的愛迪生 (Thomas Edison) 應該得獎,燈泡形塑現代生活,且造成龐大的電力需求,他說愛迪生死於 1931 年卻沒有得過一座諾貝爾獎,簡直是歷史性的不公正。
專欄作家 George Johnson 提出發現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的物理學家默里·蓋爾曼 (Murray Gell-Mann),夸克互相結合,形成一種複合粒子,叫強子,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中子,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。雖然他因對基本粒子的分類及其交互作用的發現而獲得 196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,當年他才 40 歲,但其對夸克的發現卻從沒得到任何獎項。
部落客 Carl Zimmer 認為進化生物學應該獲獎。他說,諾貝爾獎成立時進化生物學還是一門新興學問,在 1920 年到 1950 年間,一群由遺傳學家,博物學家,古生物學家認知基因突變是如何可能出現、蔓延,並作為進化的原始材料。這個對生命的新觀點成為我們所知道的現代綜合理論 (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)。
部落客 Nadia Drake 選擇暗物質,1970 年美國天文學家薇拉·魯賓 (Vera Rubin) 與 Kent Ford 發現,他們看到星系邊緣的恆星以最快的速度靠近中間的星星,這些星系旋轉快速,除非看不見的東西能夠把它們集合在一起,否則就會飛散。這個看不見的東西就是暗物質,佔宇宙質量的 90%,它不發射或反射光,也不以任何方式與普通物質發生相互作用。但是科學家不確定暗物質到底是什麼,可能就是因為不確定性才難以獲得諾貝爾獎的認可。
部落客 Ed Yong 則把心中的諾貝爾獎頒給已故美國微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卡爾·烏斯 (Carl Woese),在那個科學家都以形狀區分微生物的年代,他使用基因比較法來區分不同的微生物,釐清了先前未知的生命領域古菌,徹底改變微生物學的學科。科學家使用他的方法分類存在身體內並影響健康的微生物,並將大小有機體以圖表指名進化關係,即為生命術 (Tree of Life)。
最後部落客 Brian Switek 提出的是不受諾貝爾獎青睞的古生物學。Switek 表示,1960 年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 John Ostrom 發現恐爪龍並替其命名,恐爪龍特徵是後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,呈鐮刀狀的趾爪,John Ostrom 對恐爪龍研究有突破性的影響,他認為恐爪龍是活躍、敏捷、社會化且有積極生活型態的恐龍,打破當時很多關於恐龍的科學研究,以及一般大眾對恐龍的認知,且開啟了對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的辯論,這個改變稱為恐龍文藝復興。
 
(首圖來源:Flickr / Shinya Suzuki CC BY 2.0) 

文章來源:  TechNews科技新報   

arrow
arrow

    norree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